大数据报告贵在何处?
不久前,有朋友希望了解类似Google眼镜在国内市场前景,了解市场有哪些产品、市场份额、产品市场策略,以及市场潜力,据此来判断是否引入产品到中国市场。对此,以往做法是聘请专业调研机构进行市场调查,所需要的费用依据采样数量、范围和难度有所不同,从几万、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。
应该说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进行这样的调研的,对此,大数据应用会派上用场吗?答案是毫无疑问,互联网海量数据中,肯定潜藏着答案。如今的问题是,怎样才能够获取到?
依我看来,大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分析数据的范畴。对此,前不久一个从事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厂商表示,有些用户对大数据的需求还是很明确的,以电信运营商为例,他们希望分析几年来积累的客服电话,并将其用语音识别技术转化为文本;还有一些用户,对特定领域信息有兴趣,需求明确。无论是用户数据,还是网上信息,用户需求还是非常清楚的。
在明确需求之后,用户愿意为大数据分析支付多少钱呢?对此,该大数据服务商明显很无奈。他表示,在国外,商业环境、商业模式以及诚信度很高,市场相对比较成熟,用户乐于为此付费。与之相比,国内市场还很不成熟。
所谓不成熟,我想也不排除用户方面的问题,有些用户就是跟风,大数据代表趋势和方向,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,因此用户反而忽略了大数据带来的实际价值,用户要的只是“标签”,在这种情况下,用户给多给少给谁,与大数据的商品价值就没有多少关系了。这种非理性,会导致市场良莠不齐,鱼龙混杂,最终阻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。
抛弃这些非理性的因素,判断大数据的价值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对此,我认为最难的问题在于大数据价值分析的量化。对于一份大数据分析报告,很难说它值多少钱,如果不能够量化,业务模式将很难持续。
如何对分析报告进行量化?在我看来,一个成熟的大数据应用,不是用一个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。大数据应用是一个将数据转化为信息,并上升为知识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不可能完全由机器来完成,机器可能提供线索,但判断还需要人来完成。
所以对于大数据知识的挖掘是一个循环往复、逐步加深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不断进行思想碰撞,多角度、多途径来验证所获得的结论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。因此,对于用户而言,大数据应用不是一份分析报告这么简单,它涉及到数据来源、数据规模、实时性以及分析方法、经验等多种复杂因素,同样是一份报告,涉及因素不同,其价值迥异。因此,大数据是一个战略性应用,需要用户明确目标、规划,需要必要的资金保证。
从大数据服务商的角度,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,帮助用户制定大数据分析的目标和步骤,并提供服务战略所需要的数据。如今,国内的一些大数据服务商,还在依靠卖软件Licence生存,这无异于饮鸩止渴,只会导致市场更加混乱。
“很多小厂商用我们的软件,进行一些简单地分析,就号称提供大数据服务,他们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,对此,我们也很无奈。”某大数据厂商说。
在我看来,如果Google、百度能够开放软件,对特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,那么,就不需要什么大数据分析,直接检索就会有些结论。但这不是真正的大数据。
所以不用感叹市场不成熟,大数据服务商终究要体现自身的价值。当然,对于跟风的用户,那些追求所谓政绩用户,面对市场的非理性,我也很无奈,除了等待,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。
服务提示